风楼阁全国约app_夜来香论坛官网,微信怎么约附近100元3小时 ,初中生100元3小时电话

【地市主委谈·助力“三支队伍”建设】张永红:聚力“三支队伍”建设 奋力打造红船旁高素质参政铁军

2024-05-11 来源:嘉兴市委会

省委“新春第一会”提出全面加强“三支队伍”即高素质干部队伍、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和企业家队伍、高素养劳动者队伍建设。农工党以医药卫生、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以及相关的科学技术、教育领域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嘉兴农工党党员医务工作者较多,还有一部分经济、文化、环境等领域的企业家、干部、劳动者,“三支队伍”在我市农工党党员队伍中是相互融合、不分彼此的整体。我们以打造红船旁高素质参政党地方组织为目标,聚焦引领人才、成就人才、呵护人才,着力形成“党派推动人才发展、人才推动党派事业”的生动局面。

凝心铸魂引领人才,淬炼一支绝对忠诚的队伍

2020年,张永红带队赴金华武义开展市委会班子读书会暨专题学习教育活动。

把旗帜鲜明讲政治摆在首位,加强思想政治引领,是加强“三支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

坚定正确政治方向。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队伍建设的首要政治任务,坚持政治学习“第一议题”制度,认真学习中共二十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等,引导党员不断坚定政治信念、提高思想觉悟,持续增进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坚定不移地同中国共产党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干在一起。

深化历史传统教育。紧抓纪念“五一口号”提出75周年、嘉兴撤地建市40周年、市委会成立40周年等契机,在全市党员中扎实开展“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多党合作历史中汲取智慧与力量,继承好、传承好、弘扬好农工党爱国、革命、奉献的优良传统,进一步夯实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强化大局意识引领。把“三支队伍”建设摆进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谋划。不断创新思想引领载体,通过举办教育培训班、召开座谈会、推送微信宣传等方式,面向广大党员宣讲中共各级党委的重大会议精神、重要理论方针政策等,引导广大党员时刻保持政治清醒,准确把握大政方针,始终胸怀“国之大者”,积极投身新时代多党合作示范城市建设的浪潮。

履职建功成就人才,锤炼一支实干担当的队伍

2020年疫情期间,张永红带队看望援鄂党员及一线医务人员。

为人才提供“用武之地”,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是加强“三支队伍”建设的关键之招。

用好施展才华的舞台。引导广大党员积极融入大局、主动服务大局,聚焦三个“一号工程”、交通强市建设、智造创新强市建设等中心工作,用足用好各级“两会”、政党协商、政协协商、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等履职舞台和渠道,在履职实践中丰富阅历、积累经验、增长才干,一批批年轻党员脱颖而出,不少履职成果得到上级采用和批示,为党委、政府的科学决策和有效施策发挥“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作用。

深耕服务社会的平台。用好农工党医疗卫生、人口资源、生态环境领域的主界别人才,做实“环境与健康宣传周”“国际科学与和平周”健康服务,助力“农工党名医工作站”、鑫锋音乐村、海宁“医教科创实践基地”等一批项目落地嘉兴,成功打造了“同心扶苗”“五彩农工”“红豆杉抗癌联盟”等一批具有农工党辨识度的服务品牌,在推进“同心共富”、助力嘉善“双示范”建设等方面发挥了农工党的积极作用。

扎根建功出彩的岗位。在倡导党员岗位建功的同时,推动党员到承担急难险重任务的主战场去磨砺,到艰苦边远的第一线去锻炼,力争各领域各战线展露出更多优秀党员,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局面。有的党员受聘为智库专家,有的党员远渡重洋对口援助,有的党员奔赴边疆助力发展,等等。2023年,党员在本职岗位工作卓有成效,获各级各类表彰共计177项,其中省级以上荣誉59项。

优化生态呵护人才,修炼一支勤廉并重的队伍

构建有温度的成长成才生态,增强人才的归属感获得感,是加强“三支队伍”建设的治本之策。

严管厚爱添动力。突出重点、全面覆盖,扎实推进内部监督工作,在“党员之家”建设富含清廉韵味、体现农工党特色的清廉文化阵地,开展“同心同廉”教育,做到警钟长鸣。大力推荐政治可靠、业绩突出、群众认可的代表人士安排为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基层组织班子成员,推荐到政府部门交流等。以节日送祝福、卧病送探视、困难送慰问、丧葬送安抚等暖心服务,不断提升党员的幸福感和凝聚力。

高质引才添活力。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坚持“三个为主”的基本方针,坚持质量优先,严格政治标准,体现界别特色,打通优化队伍结构的“源头活水”。每年举办新党员培训班,扣好入党后的“第一粒纽扣”,帮助党员迈好成长成才的第一步。2023年发展党员36名,平均年龄37岁,主界别领域占86.1%,高中级职称占72%。

夯实基础增效力。持续改进工作作风,发挥领导班子的带头示范作用,规范开展民主生活会、述职评议、联系基层等工作,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加大青年、妇女等专委会对特定党员群体的带动,抓住契机开展组织活动,凝聚人心、汇聚力量。以实施星级支部考评、机关建设考评、年度评优评先等制度为牵引,激发队伍活力。